毕振山
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(哈马斯)与以色列之间的新一轮冲突持续至10月7日已满两年。两年来,数万巴勒斯坦人失去了生命,加沙地带也早已面目全非。尽管哈马斯曾和以色列方面达成过停火协议,且国际社会不断劝和促谈,但冲突仍在持续。目前,哈马斯和以色列正在埃及进行新一轮谈判,不知此次谈判能否成为和平曙光照进来的窗口?
两年来,在以色列的一意孤行和美国对以的偏袒纵容下,加沙战火不断外溢,中东地区持续动荡,人道危机牵动全球。
绵延的战火中遭受苦难最多的是平民。据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卫生部门10月7日发布的数据,两年来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造成超过6.7万名巴勒斯坦人死亡,逾16.9万人受伤。而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方面的数据,加沙地带平均每17分钟就有一名儿童因冲突死亡或残疾。联合国的报告还显示,加沙地带有数十万人处于饥荒之中,且饥荒仍在蔓延。
为了结束冲突,哈马斯和以色列曾在斡旋方的努力下展开谈判,并于2023年11月和2025年1月分别达成过停火协议。停火期间双方互相释放了一些被扣押人员,但终因缺乏信任和在关键议题上的分歧而再起冲突。
加沙冲突久拖不决引发地区局势动荡。以色列分别与黎巴嫩、也门胡塞武装和伊朗爆发冲突,中东局势一度处于失控的边缘。不久前,以色列还曾袭击卡塔尔,招致阿拉伯国家谴责。时至今日,黎以局势总体稳定,但也门胡塞武装仍在和以色列互相袭击。
埃及、卡塔尔等中东国家,一直在斡旋这场冲突。非洲和南美的一些国家,也通过与以色列断交等方式向其施压。今年3月以色列禁止援助物资进入加沙地带后,加沙人道主义形势不断恶化,国际社会要求结束冲突、允许援助物资进入加沙的呼声日渐高涨,欧洲国家开始加入向以色列施压的行列。
早在2024年5月,西班牙、挪威、爱尔兰等国就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。今年以来,多个欧洲国家表示将承认巴勒斯坦国。9月联合国大会期间,法国、英国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亚、葡萄牙、比利时、卢森堡、马耳他、摩纳哥、安道尔等国纷纷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,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中已有157个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。
在巨大的国际压力之下,一向为以色列提供援助的美国仍拒绝承认巴勒斯坦国,但美方提出了自己的计划。9月底,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结束加沙冲突的“20点计划”,以方随后对该计划表示同意,哈马斯方面也作出回应。10月6日起,哈马斯和以色列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展开新一轮停火谈判。谈判以间接方式进行,由埃及、卡塔尔作为调解人主持。
哈马斯方面10月8日透露,参与新一轮停火谈判的各方都“充满乐观情绪”。以色列方面则称对谈判持“谨慎乐观”的态度。综合多家媒体的报道,双方目前已经讨论了停火、释放被扣押人员、以色列撤军、援助物资进入加沙以及加沙未来治理等议题。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多方都呼吁谈判双方抓住这次机会实现停火。
有分析人士认为,相比以前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的谈判,舆论对此次谈判达成协议的期望值要高一些。一是因为冲突已持续两年,巴以均有停战的意愿;二是因为国际社会近段时间施加的压力为停火塑造了有利氛围。不过从巴以双方的表态来看,一些关键问题仍未解决。
从以色列方面来说,要求哈马斯解除武装的主张仍未放弃。以总理内塔尼亚胡明确表示,在美国所提“20点计划”的第二阶段,哈马斯将被解除武装,这一点要么通过外交途径实现,要么通过以方军事手段来实现。而哈马斯方面则表示,除非以色列结束占领、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,否则不会解除武装。此外,哈马斯要求将释放以方被扣押人员和以军撤离相挂钩,但以方并未承诺全面撤军。
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新一轮巴以冲突两周年之际表示,“经历了两年创伤,我们此刻必须选择希望”。但是,实现停火仅仅是解决巴以问题的第一步,被占领土问题、耶路撒冷问题以及巴勒斯坦难民回归等,都是横亘在巴以和平之前的“大山”。“两国方案”的实现,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、持久的努力。
铁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